晚上打开电脑,首先看到网友独峰驼的留言:今天是99重阳,过得怎么样啊?接着是网友啼血鸟质疑式的问候语:重阳敬老,回去看老人去了?
今天其实也是奶奶的生日,回去看望奶奶之前,在车上还在想,这几年,只要奶奶生日这一天,虽一直坚持与父母兄妹们一道回去为奶奶祝贺每一个生日,每年只知道奶奶已经八十多了,具体今年八十几岁,脑子里却没有映象.可能快到九十高龄吧?!于是决定回家问个清楚.
其实,对于奶奶的名字,我也一直没搞清楚.只知道姓jiang,至于是生姜的姜,还是江河的江,还是其它什么jiang,这么多年,我一直都是湖里湖涂.相信我们兄妹都一样,农村宗族意识早已被所谓城市文明冲淡,也知道尊老敬老,对具体老人们的生活往事及其它一切,通常并不感兴趣.比如我也常扶老人过马路,也常为老人让座,却从来不喜打听这老人姓甚名谁,也并不喜打听这老人其它一切.老人,包括属于亲人的隔代老人们,事实上已在我们脑海中成为一个模糊的符号或概念.还或者也许就是一种象征.象征的具体内涵,也许就是敬老爱老的一些道义的责任,也许内容还比较空泛.
的确,我在农村断断续续也生活了近十年,就一直没搞懂,生产队里大量散居着,且早已自立门户的另外一些人,也吵架,也斗争,而设若哪个最高龄老人生日这一天,全都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饭,最初还以为是客套.后来听老人们解释才明白:我们原是一家人的.在最老者的上辈或上两辈,以后分散开来的各家各户健在的或已死去的某个长者,就象现在你们亲兄妹们一样,同吃一口母乳,同在一口锅里吃饭.长大了,各自成家立业独立门户,后来又各有一大家人和一系列子孙后代!(你们听懂了吗?连我这作解释的都好象还有点稀里湖涂!)
在此之前,很长一段时间,我却不明白其中道理,甚至很气愤.出门,动辄把这个喊爷喊奶,动辄把那个喊姑喊叔,礼貌是做到了,却感到很没劲.甚至那时就以为城市很文明,什么姨姑婆,舅姨婆,哪里能在城市生活,恐怕只是农村土特产式称谓罢了.因此,那时其实是奶奶的亲兄妹们经常来家里作客,我们几乎一直是把他们当外人看的.因为根本不懂.直到现在,当我们兄妹四人常在周末或节假日融洽无比地聚会的时候,我才能明白那时奶奶心里同样深厚的兄妹情份.可惜她的那些兄妹,如今早已是死的一个不剩.
我是奶奶背着长大的,我一直也坚信.据说大集体生产时代,奶奶通常背着她那时唯一的长孙下地干活.后来孙辈多起来,她就一个接一个地轮流背着,直到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能够独自走路.我对那时的奶奶的记忆也仅限于此,或者说,我那时根本不存在记忆,都是后来由别人这样告诉我的.现在我依然深刻着这样的映象:我是奶奶背着长大的!
上半年,我们已经回去看望了奶奶一次,心急火燎的,听说奶奶已经人事不醒,日子可能就在那几天了.回家后,果见奶奶神致模糊,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.父亲忍不住当场流下眼泪.我们想哭,哭不出来,只是难受.后来母亲提醒父亲说,家庭所有成员都在这里,有必要将她的所有积蓄当场清点,以备不时之需.于是大家纷纷翻箱倒柜找钱,好不容易,在米柜里找到用胶带缠裹很紧很小的一卷钱,又在墙洞里找到一卷钱.当场清点竟有七千元之多,除父亲母亲支付的养老费外,其余的,基本都是过年或生日的时候,包括我们兄妹给她的礼钱.奶奶竟一直舍不得用......
后来,在场成员共同决定这些钱全部由我父亲记帐后保管.父亲于是委托二叔悉心照料病人,将按月向其支付工资,包括奶奶所需药费,均由父亲独自掏腰包,决不从奶奶的钱中支出一文.母亲自告奋勇地担负起侍候奶奶的任务......在农村待一个多月,直到奶奶病情好转.后来因此也熬出病的母亲回来后气愤地说:你们二叔在说假话.奶奶根本不是不小心摔倒的,而是房顶漏雨,奶奶爬上房补瓦片,从扶梯上摔下来昏迷的......二叔也年近六旬,于是,我不知道该责怪谁!
后来听说,奶奶已经完全康复,而且又是自已独自做饭吃了!
今天回去,我们感觉奶奶气色明显好多了.近九十高龄,虽再不能健步如飞,却从不使用拐杖.母亲后来告诉我们说,奶奶躲在厨房里不停地抹眼泪,心里很激动,因为包括儿女,孙子,重孙子,还有那么多的长者,都来看望她.因此,当我们离去时,奶奶坚持把我们送出很远.直到后来,姑妈因担心她的安全把她一把抱住......
上车时,听到三叔的大娃红从乡卫生院打来电话告诉我们:.....娃已经生下来了,是个男孩......我们于是呵呵大笑,明年重阳节这天,就有两个人同时过生日了......这男娃将会取个什么名儿呢?重阳,双九,九九......于是一路嘻嘻哈哈......
来源:yahoo
|